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之际,又迎来一项重要使命。
据新华社8月29日报道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(深圳园区)发展规划》(简称河套规划)。
实际上近年来,国家层面印发的高规格文件,已多次花落深圳,且每一次都给深圳带来了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——
2019年8月18日,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》印发;
2020年10月11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(2020-2025年)》;
2021年9月6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》(简称前海方案)。
(深圳卫视记者 王涛 摄)
如今,河套规划“出炉”,深圳又将被赋予怎样的使命?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,河套的发展意味着什么,深港之间有哪些新利好值得期待?在笔者看来,有这三层涵义值得细思。
01
关键落子
(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)
❖
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
❖
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
❖
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
02
联动成势
(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)
1
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,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。
2
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,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、创新链条融通和人员交流顺通。
3
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。
1
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。
2
培育一批世界**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,成为***的科研枢纽。
3
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。
03
向新而行
(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)
来源:深圳卫视深视新闻
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