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知道税务要是被稽查出问题
轻则巨额罚款、滞纳金
重则送公安机关,涉嫌刑事犯罪
那么税务稽查到底是查谁?谁查?
何时查?如何查?怎样应对?
有什么办法让企业稽查概率低、查了也没事?
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~
关于税务稽查?很多人关注的点都在会不会查到我?是不是想查我就查我?
其实税务稽查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,任何一项执法行为都是有规矩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的,并不是想查谁就查谁!
税务稽查的稽查对象来源于四个方面:
√ 被抽查:
抽查关键就在于“随机”。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名字在税务稽查的系统里都有一个“数据库”。在有税务稽查任务的时候,就会从数据库里进行抽,形式类似摇号,抽奖。
从这一点讲就是,无论你企业多老实、多规矩,你都有可能会被抽中。
√ “被举报”:
目前从很多企业被稽查的案例中就可以看出,非常多的案件来源于“群众举报”。
√ “被分析”:
金三系统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分析,会得出一个企业经营异常的判断,这一类企业会被放到税务稽查一个相对独立的“数据库”里,一旦进入“异常企业数据库”里,你被稽查的概率就非常高了!
√ “被关联”:
也就是被其他行政机关转办,交办等形式关联到的税务稽查。
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理解,税务稽查税务稽查,肯定是税务局的稽查工作人员查呗!那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?
√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具有行使税务稽查权力的人员有哪些。
税务稽查工作人员都会有对应的证件《税务检查证》,在稽查工作中,都会出示,有证的才是税务稽查工作人员。
政策依据 :2018年第44号《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》
√ 税务稽查人员的选派。
税务稽查人员在稽查局有很多人,到底谁来查你,这个也遵循“随机”原则。不仅查谁要随机,谁查也是“随机”的!
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,应当回避,被查对象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。
① 稽查人员与被查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;
② 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;
③ 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。
根据《税收征管法》,税务稽查被赋予的执法权力有查账权、场地检查权、责成提供资料权、询问权、查证权、检查存款账户权、税收保全措施权、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权等。
在实施检查时,税务部门检查人员一般2人一组,会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和《税务检查通知书》。
检查人员会通过实地检查、询问、调取账簿资料、提取证据原件、调研空白发票、调取发票原件、检查电子信息系统、检查存款账户、储蓄存款等方式开展检查。
需要注意的是:
① 税务稽查会涉及到企业重要的财务、税务信息与资料,企业需要提供检查所属年度的相关财务、税务资料,例如账册、凭证、合同等。
② 按照相关规定,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,企业还是要将账册,凭证等纸质输出并装订成册。检查人员同时也会采集并复制企业的电子涉税经营财务数据资料。
③ 如果企业的涉税问题比较重大,并跨越年度,检查人员也会调阅相关年度的涉税资料。
如果你收到了《税务检查通知书》,不要慌张也不要再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可以蒙混过关,一定要认真应对!
√ 针对检查人员提出的疑点,仔细梳理公司业务。
√ 会计人员要认真配合检查人员,按要求提供账簿、记账凭证、报表等资料,这些资料检查人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退还。
√ 对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,不要藏着掖着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
√ 对政策理解把握有疑问的,可以主动与检查人员多沟通,不漏交一分钱,也不多交一分钱。